內容是從一位肉体科醫師得知母親罹患癌症後的過程開始──
作者既是一位醫生,同時也是一位癌症病人家屬。儘管醫療知識和資源比普通人更為豐富,可是在情緒上,她所經歷的心境轉折和凡人沒什麼分歧 ;在明智上;她希翼藉由本人的經驗,將專業的一面以同理心提供給更多的病友和病人家屬參考。
以日誌體呈現「檢查」、「診斷」、「手術」、「出院」、「化療」、「追蹤治療」、「不测行程」等陪母親抗癌的七個階段,為陪同癌症病患及家屬的最佳心思適應know how手冊!
當肉体科醫師變成癌症病人家屬
「病人永遠是你最好的老師」是醫學院裡老掉牙的教訓。對腫瘤心思學有過許多向往的作者,卻從沒推测媽媽會成為本人最主要的老師。
在這部自我揭破水平直逼「私小說」的作品裡,讀者將發現:素日以醫病溝通和壓力調適專家自居的作者,醫病脚色互換後優越不再,還不時出現踉蹌的步履。
媽媽教的腫瘤心思學
藉著書寫,作者清算思緒與心境,這是一種誠實的面對,面對她母親罹患癌症的事情。或許她渴求母親能長壽一點,或許她期盼母親的病就這麼好了,她的醫學知識告訴她,這有點苛求;但為人的后代,這點苛求又何嘗不行呢!這樣的心境,一點一滴的在她的書中娓娓道來,令人不捨。不過,換個角度想,或許這就是母親教給她的腫瘤心思學,這本書想必會惹起有相反經驗的讀者之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