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聞傳說,不知幻實,思而不得,忽也感嘆,故作賦以述之,盼能知我所思:
神鳥靈氣,浩浩湯湯。
鳳神秀而韞靈兮,望凰士之參商。
長銜果而禮待兮,見青山之蒼蒼。
鶯啁啼而外斂兮,早奔青山之廊。
鳳雖詡事全知兮,猶不察鶯所向。
縱鶯鳳是摯友兮,青山則成阻擋。
但料青山胸襟兮,不以宴戲而狂。
鳳與青山締結兮,心照而知所想。
既侶鶯和青山兮,鳳心輕而身翔。
然鳳心自有知兮,當為情義一方。
值鶯梭乎青山兮,不擾而遠觀望。」
吾自思此傳說兮,心替飛鳳所想。
復又閱問書儒兮,始知鶯之態形。
「化嬌女而施行兮,獨觀望不詠吟。
身穠纖而勻衡兮,膚似暮雪初融。
語時柔而含劍兮,笑中不藏機鋒。
蒼天配之而處兮,應似沐於春風。
綠野雄雄,彩霞虹虹。
鶯之所歸,實屬天盟。
青山化龍,真情成松。
望其不負,雛寄予同。」
於是復聞儒言,其尚有後,續坐而聽之。
「鳳雖賀而喜聞兮,猶黯然而神傷。
鳳雖備而待守兮,猶三年而無凰。
花開滿而凋零兮,鳳真心寄花上。
鳳雖騰而萬里兮,猶下飛燕新妝。
其心隨風飄渺兮,獨悲身之迷茫。
縱涅槃即將至兮,覺無羽而魂亡。」
吾問儒者,其凰何貌?使鳳常思之。
儒者笑凰本非人,只能述其幻化女時。
「髮如綢緞兮,雲起風輕。
眸含燈火兮,璨似新星。
眉勾弦月兮,微挑則靈。
脣如鮮蘋兮,飾之如鈴。
齒潔白雪兮,笑放落英。
巧笑兮醉中秋之銀月,投眸兮滿三更之樽爵。
閉目兮豔桂宮之青蕨,飛髮兮盡絲路之不絕。
肩似隱翼,腰似帶束。
軸似金瓶,膚似醇乳。
纖指靈細,柔聲少出。
身輕燕語,華采風拂。
時彿在空,時點在湖。
薄紗粉袖,玉帶微浮。
以鋼劍之鋒利兮,鋒芒不能畢露。
以飛箭之急速兮,五刻不能一步。
皆為美所折煞兮,觀者不識來路。
料你我親見其兮,神魂不知歸處。」
吾聞而愀然,儒靜而出,留自料想
「鳳本蒼穹之子兮,竟十年獨擁天。
鶯雖弱而無力兮,飛游青山四邊。
鳳恨己不早知兮,剎那風雲萬變。
空側枝而祝福兮,悲情翩翩。
私料鳳今之心兮,當有二願。
一願鶯游青山兮,不忘鳳之故緣。
縱寄得心所向兮,西窗尚能再圓。
二願梧桐之空兮,得飛凰而能填。
鶯既已歸山林兮,鳳凰方能兩全。
意尚未至前世兮,城東夜雷乍現。
坐城中棲鳳閣兮,見有鳳凰翼連。
天有彩鶯凌空兮,奔青山之綿綿。
把盞一飲將半兮,心靈才得半閒。
感鳳悲而鶯欣兮,卷阻風之薄簾。
日將出而微明兮,酒還酹天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