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樞紐在定慧,《金剛經》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定就是如如不動,慧就是不取於相。佛在《金剛經》裡教須菩提,最要緊的就是這兩句話,我們的中文翻譯

學佛的樞紐在定慧,《金剛經》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定就是如如不動

學佛的樞紐在定慧,《金剛經》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定就是如如不動,慧就是不取於相。佛在《金剛經》裡教須菩提,最要緊的就是這兩句話,我們也可以用這兩句話來反省、檢點自己有沒有智慧,有沒有功夫。
學佛不能成就,原因就是沒有定、沒有慧。換句話說,就是迷惑顛倒。這是經上常講的「可憐憫者」。因為起心動念有分別、執著、妄想;與人相處時,還有貪、瞋、痴、慢,還有嫉妒,造的是三惡道的因。這樣的行為,不論是參禪、學教或者是念佛,皆是無法脫離輪迴的。
世間人不清楚,但修行人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真修行,確實要記住惠能大師的話:「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要見自己的過,不見世間過,這是惠能大師教給後人的兩句真實話。若不在這上面真正下功夫,此生就與過去生一樣,注定是要空過的。為什麼空過?因為忍不過。沒有忍,哪來的定?六波羅蜜就像是上六層大樓一樣,第三層如果上不去,就沒有辦法進到第四層,充其量也只有布施、持戒,忍就沒有了,修學怎能成功?所以六度修學的次第,有了忍辱、精進,才得禪定,有了定慧才管用。有定慧的人,心量就大,就能與自性相應。
念佛往生亦復如是,達不到第六層,念佛是不能往生的。念佛往生最低條件是功夫成片,沒有定慧,功夫怎能成片。成片是什麼樣子?六祖說得好:「不見世間過。」這就是功夫成片的樣子。還見世間過,斷定功夫沒成片,因為你心裡頭還有分別、執著,還有障礙。
在念佛堂,主七師常講:「放下身心世界。」你沒放下,心就得不到清淨。要是從世間法的角度來觀察,如果人人都能見自己過,不見他人過,世人就能和平共處,世界哪裡還會有鬥爭!社會一定祥和,世界一定大同!
經上所講的,決不是念一遍就有了功德,要緊的是把它做到,單念不做沒有用。六祖說得好:「生死大事,福不能救,要有定慧才能救;解悟不能救,要證悟才能救。」從前李老師在世時常說:「修行人要改心。」心改善,行為自然就善良。如果只有行為上改,心沒有改,那就是外表上的裝模作樣,內心還是妄想、執著,依然是無濟於事,要緊的是要改心。
0/5000
原始語言: -
目標語言: -
結果 (中文) 1: [復制]
復制成功!
学佛的枢纽在定慧,《金刚经》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定就是如如不动,慧就是不取于相。 佛在《金刚经》里教须菩提,最要紧的就是这两句话,我们也可以用这两句话来反省、检点自己有没有智能,有没有功夫。学佛不能成就,原因就是没有定、没有慧。 换句话说,就是迷惑颠倒。 这是经上常讲的「可怜悯者」。 因为起心动念有分别、执着、妄想;与人相处时,还有贪、瞋、痴、慢,还有嫉妒,造的是三恶道的因。 这样的行为,不论是参禅、学教或者是念佛,皆是无法脱离轮回的。世间人不清楚,但修行人看得很清楚、很明白。 所以真修行,确实要记住惠能大师的话:「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要见自己的过,不见世间过,这是惠能大师教给后人的两句真实话。 若不在这上面真正下功夫,此生就与过去生一样,注定是要空过的。 为什么空过? 因为忍不过。 没有忍,哪来的定? 六波罗蜜就像是上六层大楼一样,第三层如果上不去,就没有办法进到第四层,充其量也只有布施、持戒,忍就没有了,修学怎能成功? 所以六度修学的次第,有了忍辱、精进,才得禅定,有了定慧才管用。 有定慧的人,心量就大,就能与自性相应。念佛往生亦复如是,达不到第六层,念佛是不能往生的。 念佛往生最低条件是功夫成片,没有定慧,功夫怎能成片。 成片是什么样子? 六祖说得好:「不见世间过。 」这就是功夫成片的样子。 还见世间过,断定功夫没成片,因为你心里头还有分别、执着,还有障碍。在念佛堂,主七师常讲:「放下身心世界。 」你没放下,心就得不到清净。 要是从世间法的角度来观察,如果人人都能见自己过,不见他人过,世人就能和平共处,世界哪里还会有斗争! 社会一定祥和,世界一定大同!经上所讲的,决不是念一遍就有了功德,要紧的是把它做到,单念不做没有用。 六祖说得好:「生死大事,福不能救,要有定慧才能救;解悟不能救,要证悟才能救。 」从前李老师在世时常说:「修行人要改心。 」心改善,行为自然就善良。 如果只有行为上改,心没有改,那就是外表上的装模作样,内心还是妄想、执着,依然是无济于事,要紧的是要改心。
正在翻譯中..
結果 (中文) 2:[復制]
復制成功!
学佛的枢纽在定慧,《金刚经》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定就是如如不动,慧就是不取于相。佛在《金刚经》里教须菩提,最要紧的就是这两句话,我们也可以用这两句话来反省、检点自己有没有智慧,有没有功夫。
学佛不能成就,原因就是没有定、没有慧。换句话说,就是迷惑颠倒。这是经上常讲的「可怜悯者」。因为起心动念有分别、执着、妄想;与人相处时,还有贪、瞋、痴、慢,还有嫉妒,造的是三恶道的因。这样的行为,不论是参禅、学教或者是念佛,皆是无法脱离轮回的。
世间人不清楚,但修行人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真修行,确实要记住惠能大师的话:「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要见自己的过,不见世间过,这是惠能大师教给后人的两句真实话。若不在这上面真正下功夫,此生就与过去生一样,注定是要空过的。为什么空过?因为忍不过。没有忍,哪来的定?六波罗蜜就像是上六层大楼一样,第三层如果上不去,就没有办法进到第四层,充其量也只有布施、持戒,忍就没有了,修学怎能成功?所以六度修学的次第,有了忍辱、精进,才得禅定,有了定慧才管用。有定慧的人,心量就大,就能与自性相应。
念佛往生亦复如是,达不到第六层,念佛是不能往生的。念佛往生最低条件是功夫成片,没有定慧,功夫怎能成片。成片是什么样子?六祖说得好:「不见世间过。」这就是功夫成片的样子。还见世间过,断定功夫没成片,因为你心里头还有分别、执着,还有障碍。
在念佛堂,主七师常讲:「放下身心世界。」你没放下,心就得不到清净。要是从世间法的角度来观察,如果人人都能见自己过,不见他人过,世人就能和平共处,世界哪里还会有斗争!社会一定祥和,世界一定大同!
经上所讲的,决不是念一遍就有了功德,要紧的是把它做到,单念不做没有用。六祖说得好:「生死大事,福不能救,要有定慧才能救;解悟不能救,要证悟才能救。」从前李老师在世时常说:「修行人要改心。」心改善,行为自然就善良。如果只有行为上改,心没有改,那就是外表上的装模作样,内心还是妄想、执着,依然是无济于事,要紧的是要改心。
正在翻譯中..
結果 (中文) 3:[復制]
復制成功!
学佛的枢纽在定慧,《金刚经》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定就是如如不动,慧就是不取于相。佛在《金刚经》里教须菩提,最要紧的就是这两句话,我们也可以用这两句话来反省、检点自己有没有智慧,有没有功夫。学佛不能成就,原因就是没有定、没有慧。换句话说,就是迷惑颠倒。这是经上常讲的「可怜悯者」。因为起心动念有分别、执着、妄想;与人相处时,还有贪、瞋、痴、慢,还有嫉妒,造的是三恶道的因。这样的行为,不论是参禅、学教或者是念佛,皆是无法脱离轮回的。世间人不清楚,但修行人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真修行,确实要记住惠能大师的话:「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要见自己的过,不见世间过,这是惠能大师教给后人的两句真实话。若不在这上面真正下功夫,此生就与过去生一样,注定是要空过的。为什么空过?因为忍不过。没有忍,哪来的定?六波罗蜜就像是上六层大楼一样,第三层如果上不去,就没有办法进到第四层,充其量也只有布施、持戒,忍就没有了,修学怎能成功?所以六度修学的次第,有了忍辱、精进,才得禅定,有了定慧才管用。有定慧的人,心量就大,就能与自性相应。念佛往生亦复如是,达不到第六层,念佛是不能往生的。念佛往生最低条件是功夫成片,没有定慧,功夫怎能成片。成片是什么样子?六祖说得好:「不见世间过。」这就是功夫成片的样子。还见世间过,断定功夫没成片,因为你心里头还有分别、执着,还有障碍。在念佛堂,主七师常讲:「放下身心世界。」你没放下,心就得不到清净。要是从世间法的角度来观察,如果人人都能见自己过,不见他人过,世人就能和平共处,世界哪里还会有斗争!社会一定祥和,世界一定大同!经上所讲的,决不是念一遍就有了功德,要紧的是把它做到,单念不做没有用。六祖说得好:「生死大事,福不能救,要有定慧才能救;解悟不能救,要证悟才能救。」从前李老师在世时常说:「修行人要改心。」心改善,行为自然就善良。如果只有行为上改,心没有改,那就是外表上的装模作样,内心还是妄想、执着,依然是无济于事,要紧的是要改心。
正在翻譯中..
 
其它語言
本翻譯工具支援: 世界語, 中文, 丹麥文, 亞塞拜然文, 亞美尼亞文, 伊博文, 俄文, 保加利亞文, 信德文, 偵測語言, 優魯巴文, 克林貢語, 克羅埃西亞文, 冰島文, 加泰羅尼亞文, 加里西亞文, 匈牙利文, 南非柯薩文, 南非祖魯文, 卡納達文, 印尼巽他文, 印尼文, 印度古哈拉地文, 印度文, 吉爾吉斯文, 哈薩克文, 喬治亞文, 土庫曼文, 土耳其文, 塔吉克文, 塞爾維亞文, 夏威夷文, 奇切瓦文, 威爾斯文, 孟加拉文, 宿霧文, 寮文, 尼泊爾文, 巴斯克文, 布爾文, 希伯來文, 希臘文, 帕施圖文, 庫德文, 弗利然文, 德文, 意第緒文, 愛沙尼亞文, 愛爾蘭文, 拉丁文, 拉脫維亞文, 挪威文, 捷克文, 斯洛伐克文, 斯洛維尼亞文, 斯瓦希里文, 旁遮普文, 日文, 歐利亞文 (奧里雅文), 毛利文, 法文, 波士尼亞文, 波斯文, 波蘭文, 泰文, 泰盧固文, 泰米爾文, 海地克里奧文, 烏克蘭文, 烏爾都文, 烏茲別克文, 爪哇文, 瑞典文, 瑟索托文, 白俄羅斯文, 盧安達文, 盧森堡文, 科西嘉文, 立陶宛文, 索馬里文, 紹納文, 維吾爾文, 緬甸文, 繁體中文, 羅馬尼亞文, 義大利文, 芬蘭文, 苗文, 英文, 荷蘭文, 菲律賓文, 葡萄牙文, 蒙古文, 薩摩亞文, 蘇格蘭的蓋爾文, 西班牙文, 豪沙文, 越南文, 錫蘭文, 阿姆哈拉文, 阿拉伯文, 阿爾巴尼亞文, 韃靼文, 韓文, 馬來文, 馬其頓文, 馬拉加斯文, 馬拉地文, 馬拉雅拉姆文, 馬耳他文, 高棉文, 等語言的翻譯.

Copyright ©2025 I Love Translation. All reserved.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