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天真的以為在這時裝週也尚算有不錯的經驗,快要為它畫上一個完美的句點前,今天的經歷讓我深切了解凡事都不是完美。要知道這話從一個對時裝界充滿憧憬的人口中說出來,是一件多心疼的事。把時間回到六個小時前,我走進瑰麗堂皇的酒店,手上拿着如藝術品般的邀請函,白色木板上印上銀色花紋,背面寫上我的名字,就這麼小小的detail,就已經叫人心動。還有,他們在每一台桌子上也準備了傳統三層的afternoon tea。精緻小巧的糕點配以英國茶,坐在沙發上,邊呷一口茶,邊細細品嚐設計師最新的系列,還不是最高享受嗎?
模特兒䢫着節奏感重的伴樂進場,每一件衣服也很有個性,閃石,條子,虎紋,loud之餘卻很wearable。我不禁想,若能夠跟設計師談一下背後的慨念,還有幸到後台看一下該多好呢。我們知道要設計師抽空跟我們談一下是很困難的一件事,但我們都不介意等候秀與秀之間空檔的黃金十五分鐘。第一次,我們讓設計師先跟其他好友,雜誌社總編打個招呼,第二次,我們趕緊貼在設計師的身後,多番希望他同其PR團隊能在眾多媒體注意到我們。可惜,要見設計師的人太多,沒有辦法下,只好等第三次。這次,當音樂一停,我們馬上飛奔去拼一個訪問的機會,我們緊緊糊在設計師身後,生怕機會會又一次溜走。設計師東跑跑,西跑跑,硬是沒有看到我們,我開始懷疑他是不是刻意逃避我們的訪問。直到有一刻,他剛跟一個意大利買家說完,他眼睛向我們掃了一下,然後臉轉開,再笑面迎人的往別的方向走。那一刻,我便知道他是永遠都不會理睬我們的。然後我在想,雖然時裝界是很看關係,但也不致如此吧。難道我們小小的雜誌社沒有Elle和Vogue那麼有名,便可以完全扼殺我們幾個小編的努力嗎?其後,我們離開高尚的酒店,每個人話都不多,是氣餒吧⋯⋯然後,我在今天下了一個小小的結論,就是時裝界也是互惠互利。若自己還沒爬到跟品牌相約的程度,很容易就如燈蛾火一般,要承受給人白眼,壯烈犧牲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