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br>氧化磷酸化耦合機制<br><br>1.化學煙軸耦合<br><br>1/基於膜間空間和矩陣之間的質子濃度梯度<br><br>2/質子梯度的存在,因為作為電子載體的各種蛋白質不是對稱地面向內線粒體膜的兩側<br><br>3/這些蛋白質在還原時從基質中產生質子,當它們重新氧化時釋放到膜間空間<br><br>NADH、CoQ 和 O 的反應都需要質子<br><br>19-1。<br>米切爾建議的化學煙耦合的證據(1961年)<br><br>1.具有明確內外隔間(閉閉囊泡)的系統至關重要。<br><br>2.可準備的球狀囊泡,進行氧化磷酸化,呼吸複合物方向不對稱<br><br>3.在沒有電子傳輸的情況下,用質子泵送可以構建氧化磷酸化模型系統;模型系統由重組的膜囊泡、線粒體ATP合成酶和質子泵組成(圖20.17)。<br><br>4.pH梯度的存在已通過實驗證明和確認<br><br>19-2。<br>1.細菌霍多普辛<br><br>2.脂囊<br><br>3.線粒體F,F-ATP合成酶<br><br>20-1。<br>質子梯度導致ATP生產的機制依賴於通過內線粒體膜的離子通道<br><br>1.質子通過ATP合成酶的Fo單元中的通道流回矩陣<br><br>2.質子的流動伴隨著ATP在ATP合成酶單元的F中形成ATP<br><br>3. 此機制未明確說明由於與質子梯度的連帶而發生的磷酸化的細節<br><br>21*1。<br>構象耦合<br><br>1.質子梯度導致許多蛋白質,包括ATP合成酶的構象變化<br><br>2.ATP合成酶上有3個基板位點,3個可能的構象:<br>1/打開 (0);基材的低親和力<br>2/鬆散綁定(L);不催化活性,綁定 Adp 和 Pi<br>3/緊密綁定 (T);催化活性,結合質子通量ATP<br><br>3.這些站點通過 ATP 合成酶進行互通<br><br>4.質子通量將L轉換為T,產生ATP<br>5.質子通量將T轉換為O,釋放ATP<br><br>21-2。<br>ATP 合成酶的 ATP 發佈
正在翻譯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