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什麼樣的福報都比不上往生極樂世界
佛的話我們要相信,相信佛的話是最有福報的人,最有智慧的人。認真,要好好修,在現前這個社會給大家做好樣子,將來的福報殊勝。但是世間什麼樣的福報都比不上往生極樂世界,這個一定要清楚、要明白。不享世間的榮華富貴,連天上福報也不享,一心只求往生極樂世界,這就對了。
文章恭錄—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5集2014/03/14
除極樂世界之外,哪裡我都不想去
這部《無量壽經》的好處,把極樂世界的歷史,把極樂世界所依據的理論、修行的方法、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學經教目的是什麼?認識極樂世界,你真正認識、明白了,你嚮往極樂世界,真想去,真想去這個念頭就真能去。
蕅益大師說得好,能不能往生在信願之有無,我有信,我真相信,一點懷疑都沒有,我真願意去,往生極樂世界條件就具足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品位高下,那是我們念佛功夫的淺深,不是多少。
念佛功夫淺深是說什麼?你是不是真心念,你是不是真想往生念,如果是真心、真想往生,很快,真的如願以償。宋朝瑩珂法師只念佛三天三夜就成功了,真的是《彌陀經》上所說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他三天成功。
我們念佛所以不能往生,是這個世間放不下,情執放不下,名聞利養放不下。只要有一樁事情放不下,你就去不了,度眾生的事情也要放下。
我念佛功夫成熟了,那不放下是什麼?不放下就是表法。自己真有把握決定得生,什麼時候往生都可以,往生自在,這才可以留在世間表法。如果自己往生都成問題,你表什麼法?你表的那個法,念了一輩子佛,最後還去搞六道輪迴,這就錯了,完全錯了。
我們學經教的目的是做什麼?認識我們娑婆世界,認識西方極樂世界,附帶的也認識了十方諸佛剎土,我們才會真正選擇極樂世界,除極樂世界之外,哪裡我都不想去。
文章恭錄—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59集2014/06/10
佛為什麼在王舍城說這部經?
「《法華論》云:如王舍城勝餘一切城舍故,顯此法門最勝義」。這說的地方,佛為什麼在王舍城說這部經?在當時,佛講經當時,王舍城是印度十六大城市之一,現在講大都會,大城市,文化水平高,物產資源豐富,有高度的文化,又是一個經濟非常發達的大城。在這個地區應當要說大乘經,應當要說最殊勝的經典,在最殊勝的地方講的,所謂時節因緣,都有表法的意思在裡頭。
這個第二段就講到了,《法華論》云,如王舍城勝餘一切城舍故,在當時印度所有大城裡面,王舍城是第一。這個第一裡頭最重要的,文化水平高。不像現在,現在是把經濟貿易擺在第一,古時候勝、第一,都是講文化水平。佛在這裡講經教學,這不是普通地方。「五天竺」,天竺是印度,印度分為五個區域,東南西北中,全印度「有十六大城,而王舍城最大」,十六大城裡頭王舍城最大。「故在此城說經,以表此經之最勝」。
「《大寶積經論》云:問云:何故此法唯王舍城說,非餘城廓?」為什麼不在其他的城市,要在王舍城講?「答曰:釋此法門法王住處故。喻如王舍,王所止住,故名王舍」,叫王舍城。這解釋這個法門是法王住處,這是第一,不是第二。比喻就好像皇宮,王舍是皇宮,王所止住,國王住在這裡,叫王舍。「此法門亦復如是,法王住處」,今天佛住在此地。「釋成此義故」,解釋成這個意思,「說住王舍城」,這個經上講的在王舍城就是住在王舍城。
此經經中之王,取這個意思,確確實實是釋迦如來出現在世間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經,所以必須是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來講。佛住在什麼地方、講的哪些經都有用意的,而且用意很深。人家問,釋迦牟尼佛講的,在哪裡講的?在王舍城。只要看到王舍城三個字,這個經就不是普通的經,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裡頭最殊勝的經教。
文章恭錄—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62集201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