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老師沒教的一課
艾莎信賴我,跟我說她的秘密,
然而我卻無力拉她一把,帶她走出絕望。
當時,我年輕氣盛,自知該負起責任救她,
但我不知道怎麼做才能給她希望。
佛斯特醫師就知道,但這一課從來就沒排入醫學院的課程。
第2章 真假希望
不給病人明確的說法,閃爍其詞,
也許是為了幫病人留著一點希望。
但是,這樣的希望是虛假的,只是幻影。
即使醫師用心良苦,對病人說的是善意的謊言,
仍然不能再讓人信賴。
第3章 希望的權利
十九世紀的醫師霍姆斯曾提醒我們:「小心,不要剝奪別人的希望。」
面對絕望的病人,醫師千萬不可像個高高在上的法官,
宣判病人只有多少時日可活。
儘管病人知道自己死期不遠,醫師也不該這麼做。
第4章 一步一步來
「我們一步一步地來。我們已經踏出了第一步,腫瘤也縮小了。
現在走到第二步,我們會扶你走過去的。」
溼冷的海棉讓他顫抖,牙齒咯嗒咯嗒地響,頭也不住地搖,
但阿德還是用力點了點頭,表示他的決定。
第5章 生命有時盡,希望無絕期
有些病人會讓醫師生出敬愛或憐愛之心。
這種愛很獨特,和我們以前感受到的愛大不相同。
這種愛超越一般的醫病關係,
感覺和思維也不再只是局限於臨床問題的討論,
而是像真正的朋友一般。
芭芭拉也激發出我心中的這份愛。
第6章 走出疼痛的迷宮
我懷著戒慎恐懼之心到復健中心報到。
踏入治療室的時候,我不禁打從心底害怕。
雷醫師該不會是瘋了吧?我怎麼可能冒險嘗試這些酷刑呢?
一想到要做這些,我就兩腿發軟。
然而,我內心深處仍有一個想要與疼痛決一雌雄的欲望。
第7章 追尋希望的科學
身體不適帶來的疼痛會加深絕望的感覺,
愈覺得沒有希望,腦內啡和腦啡呔的分泌就會愈少,
我們愈覺得痛苦,希望就愈來愈遙遠。
因此,關鍵就在如何破解這樣的惡性循環。
只要有一點希望的火花就可能破解。
第8章 希望解碼
帶我走出疼痛迷宮的雷維爾醫師,
給我不同的診斷與新的療法,這些訊息滋養我那新生的希望。
這種獨特的感覺是由身體內部而生,進而帶動情緒的上揚。
希望的兩個要素——認知和情感,
在腦中緊密交纏,而且會相互影響。
結語 以病人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