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成功的第一步:不要節食
當你肚子很餓的時候,身體會自動切換成生存模式,在這個時候去超市買東西可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研究發現當你飢餓的時候,腦子會想著高卡路里食物能夠給你帶來更多的能量,然後不由自主地購買高卡路里食物而不自知。
康乃爾大學食物與品牌實驗室(Food and Brand Lab)的研究觀察知道,飢餓的人確實會在超市買更多的食物,但是當這些人們轉換成買更多高熱量食物的行為時會發生什麼事情呢?這樣的行為的下場就是,會讓你或你的家人在接下來幾天的好幾餐都得吃所買的高熱量食物。
糖果、鹹式點心與紅肉等食物,在此研究中被視為高熱量的食物,而水果、蔬菜與雞胸肉則被視為低卡路里的食物。此外,研究者還強調為了節食而忽略某一餐不吃,很可能是很糟糕的方法。
其實我們的身體分不清楚故意節食和真的飢餓有什麼差別,身體不知道我們 24 小時都很容易買得到東西吃,根本不會有沒得吃的困擾。也就是人類身體進化跟不上農業或是科技的速度,它還停留過去--人類得努力覓食才有得吃。
因此,當身體沒得吃的時候,由於它不知道哪時候有下一餐可吃,於是切換成生存模式--有得吃就儘量吃,然後挑熱量高的下手。
這個複雜的防禦反應能同時影響生理與心理的狀態。當你開始選擇和與吃東西時,身體會指引你找尋高卡路里食物,並且開始囤貨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