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業力甚大,能敵須彌」,又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弟子應以怎樣的心態,看待時代的變化,這是我們當前最重要的課題。尤其近兩年,世界各地的中文翻譯

佛說「業力甚大,能敵須彌」,又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弟子應以怎樣

佛說「業力甚大,能敵須彌」,又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弟子應以怎樣的心態,看待時代的變化,這是我們當前最重要的課題。尤其近兩年,世界各地都充滿了爆炸性的危機,我們必須要明瞭。明瞭是智慧,有智慧還得要有功夫,而修行總原則不外乎「看破、放下」,守住此原則就能心安理得。

我們要知道,時局無論怎樣動亂,這是眾生無始劫來累積的業力。當年,釋迦牟尼佛在世,琉璃王滅釋迦族時,世尊看在眼裡也無能為力,他對弟子們說,這是業力使然。過去生中所結的怨恨,冤冤相報非常殘酷,而我們將來可能看到比琉璃王滅釋迦族還要殘酷不止千萬倍的事情。

學佛是學覺悟,覺悟與不覺悟的人不相同。不覺悟的人遇到這些事情,就會憂慮、恐懼,想避免這個災難;覺悟的人則不然,他了解前因後果,絕不做避難想。面對此事,心地坦然,不驚不怖,盡心盡力做好本分之事,就是讀經、研教、念佛、斷惡修善,只要有一天時間,就積極認真努力去做。若災難臨頭也無恐懼,對將來清楚明白,自己會轉移到好地方去。緣分殊勝的,會從這濁惡之世,轉生到極樂世界;緣分差一點的也會生天。生命是永恆的,沒有生死,只是轉變而已。覺悟的人希望自己的轉變,愈轉愈殊勝;而迷人則是愈轉愈苦,在十法界裡往下轉,覺悟的人是往上升。

平常就要用功夫,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根塵相接觸時,斷自己的貪瞋痴慢。順境沒有貪愛,逆境沒有厭惡,因為順逆境界皆是自己的業報。過去今生所造的一切善業、不善業,果報現前,自己應當承受。迷人受果報,有苦樂憂喜的感受;覺悟人受果報,心地清淨平等,如如不動。果報現前,若能「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便不生煩惱,智慧增長。

惠能大師當年見五祖時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就是因為他真看破、真放下。看破是明瞭事實真相,放下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故能常生智慧。無論對人對事對物都如此,就是真功夫。若再能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就是徹底的覺悟,不但永脫輪迴,也永脫十法界,在大乘法裡,真正取得最殊勝的成就。

一般學佛不能成就的障礙,就是在生活中,對人、對事、對物起心動念。起不善的心,動不善的念,固然不好,但起善心、動善念也不好。因為起惡心動惡念,造的是三惡道的業;起善心動善念,造的是三善道的業,還是無法超越輪迴。可是佛又時常教導我們要「斷惡修善」,這有沒有矛盾?如果你能真正明瞭佛的意思,就沒有矛盾。因為佛所說的善,不是善惡之善,善惡之善是相對的,相對的是輪迴。佛所講的法不是相對的,是善惡兩邊都離開,這才是真正的善。

《壇經》有一段能大師對惠明的開示。惠明是四品將軍,跟隨五祖出家,他是軍人,性情急躁,動作粗魯。能大師離開黃梅之時,有一群人去追趕,想搶回衣缽,結果被惠明追上了。能大師將衣缽擺在一塊石頭上,自己藏在草堆裡。惠明見到衣缽在那裡,卻無法搬動,於是大聲叫道:「我是為求道而來,不為衣缽。」惠能大師聽到此話,從草堆裡出來。他要求能大師傳法給他,能大師教他完全靜下來、定下來,什麼都不要想。過了一會兒,能大師問:「不思善,不思惡,此時,哪一個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經惠能大師這一問,他就開悟了,明心見性。他在黃梅天天接受五祖的教誨都沒有開悟,而這一句話就將他點醒,這是因為此時他發的是誠敬之心。因此,到一念不生之時,就是開悟的邊緣,有人一點,無明殼就破了。

我們今天修學的困難,在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放下。若徹底放下,幾分鐘的時間,有人給你一點,或說不定是什麼因緣就能開悟,可見妄想、分別、執著是大障礙。妄想是無明煩惱,分別是塵沙煩惱,執著是見思煩惱,我們被這三種煩惱障礙了自性,生生世世搞輪迴業不能出離,原因在此。因此,只要一放下,天下太平,正是能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覓生死都了不可得,這是真實話。《般若經》云:「一切法不可得。」不但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不生。若見到一切法不生,就證得無生法忍。《仁王經》講,無生法忍是七地、八地、九地的菩薩。證得無生法忍,就能真正見到世出世間一切法不生不滅,當然不可得。這個現象就在我們現前,可惜我們看不出來,而無生忍的菩薩看出來了。

《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夢幻泡影是講現象不可得,如露亦如電是講現象存在的時間,如電一般短暫。電是閃電,其實閃電的時間還是很長,有兩、三秒鐘。佛在那個時代,大家感官中感觸到的,閃電是最快速的,因此佛用它做比喻。

我們現在用光速來比喻,光速一秒鐘三十萬公里,我們講十分之一秒、百分之一秒、千分之一秒、萬分之一秒、億萬分之一秒,大家好懂。譬如我們使用照相機,一般的快門是六十分之一秒、一百二十分之一秒。若是照飛機、照活動的物體,通常用五百分之一秒的快門。好比飛機在天上飛,你拍照下來,它是靜止不動的。從這個概念上體會不生不滅,它存在的時間極其短暫。這個現象存在的時間,真的是億萬分之一秒,生滅速度轉變之快,我們無法想像。八地菩薩是不動地,他才能見到一切法生滅的現象。其實這個不生不滅還是有生滅,是生滅太快了,幾乎生滅同時,見不到生滅的現象,所以說不生不滅,這是事實真相。

了解事實真相之後,萬緣就放下了,因為一切法不可得。得失的念頭沒有了,然後在世間與諸佛如來一樣隨緣;隨緣多自在,沒有得失,沒有生死。再進一步說,沒有垢淨,沒有斷常,也沒有來去。《中觀論》講的「八不」,完全是事實真相,就在我們眼前。菩薩有智慧,看得清楚;我們凡夫愚痴,不了解事實真相,面對境界起心動念,胡作妄為,造無量無邊的罪業而感受苦報。這些果報是業力顯現出來的,佛不能度,佛無法救;佛能度、能救的,就是把這些事實真相,為我們說清楚,讓我們覺悟,我們也入佛境界,這個問題才能解決。因此,佛度眾生,僅是教學而已。

佛對眾生的慈悲,可以從「四悉檀」來了解。無論何時何處,接觸一切大眾,你有慈悲心想幫助,就是用四悉檀的原則。第一、「世界悉檀」,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第二、「為人悉壇」,念念為他人的利益著想,讓他歡喜,這就是佛家常講的「先以利欲勾,後令入佛智」。這兩條就是用利欲來引誘他。第三、「對治悉壇」,關係建立了,信心建立了,成為好朋友,他有毛病,你就勸導他,用方法對治他的毛病,幫助他斷惡修善,破迷開悟。第四、「第一義悉壇」,幫助他圓滿成佛。現今第一義悉檀,就是勸他「深信淨土,念佛往生」。

我們第一次與人接觸,第一個目標是讓對方生歡喜心,然後是無條件的布施供養,先不要講過失。幫助人要有方法,佛的方法巧妙極了,這是真實智慧,善巧方便,我們應當要學習。

面對再大的災難,處之泰然,清清楚楚。我們要有慈悲心,不能捨棄眾生,要盡心盡力去幫助,能幫助多少就幫助多少,功德就是圓滿的。
0/5000
原始語言: -
目標語言: -
結果 (中文) 1: [復制]
復制成功!
佛说「业力甚大,能敌须弥」,又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佛弟子应以怎样的心态,看待时代的变化,这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课题。 尤其近两年,世界各地都充满了爆炸性的危机,我们必须要明了。 明了是智能,有智能还得要有功夫,而修行总原则不外乎「看破、放下」,守住此原则就能心安理得。我们要知道,时局无论怎样动乱,这是众生无始劫来累积的业力。 当年,释迦牟尼佛在世,琉璃王灭释迦族时,世尊看在眼里也无能为力,他对弟子们说,这是业力使然。 过去生中所结的怨恨,冤冤相报非常残酷,而我们将来可能看到比琉璃王灭释迦族还要残酷不止千万倍的事情。学佛是学觉悟,觉悟与不觉悟的人不相同。 不觉悟的人遇到这些事情,就会忧虑、恐惧,想避免这个灾难;觉悟的人则不然,他了解前因后果,绝不做避难想。 面对此事,心地坦然,不惊不怖,尽心尽力做好本分之事,就是读经、研教、念佛、断恶修善,只要有一天时间,就积极认真努力去做。 若灾难临头也无恐惧,对将来清楚明白,自己会转移到好地方去。 缘分殊胜的,会从这浊恶之世,转生到极乐世界;缘分差一点的也会生天。 生命是永恒的,没有生死,只是转变而已。 觉悟的人希望自己的转变,愈转愈殊胜;而迷人则是愈转愈苦,在十法界里往下转,觉悟的人是往上升。平常就要用功夫,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根尘相接触时,断自己的贪瞋痴慢。 顺境没有贪爱,逆境没有厌恶,因为顺逆境界皆是自己的业报。 过去今生所造的一切善业、不善业,果报现前,自己应当承受。 迷人受果报,有苦乐忧喜的感受;觉悟人受果报,心地清净平等,如如不动。 果报现前,若能「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便不生烦恼,智能增长。惠能大师当年见五祖时说:「弟子心中常生智能。 」就是因为他真看破、真放下。 看破是明了事实真相,放下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故能常生智能。 无论对人对事对物都如此,就是真功夫。 若再能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就是彻底的觉悟,不但永脱轮回,也永脱十法界,在大乘法里,真正取得最殊胜的成就。一般学佛不能成就的障碍,就是在生活中,对人、对事、对物起心动念。 起不善的心,动不善的念,固然不好,但起善心、动善念也不好。 因为起恶心动恶念,造的是三恶道的业;起善心动善念,造的是三善道的业,还是无法超越轮回。 可是佛又时常教导我们要「断恶修善」,这有没有矛盾? 如果你能真正明了佛的意思,就没有矛盾。 因为佛所说的善,不是善恶之善,善恶之善是相对的,相对的是轮回。 佛所讲的法不是相对的,是善恶两边都离开,这才是真正的善。《坛经》有一段能大师对惠明的开示。 惠明是四品将军,跟随五祖出家,他是军人,性情急躁,动作粗鲁。 能大师离开黄梅之时,有一群人去追赶,想抢回衣钵,结果被惠明追上了。 能大师将衣钵摆在一块石头上,自己藏在草堆里。 惠明见到衣钵在那里,却无法搬动,于是大声叫道:「我是为求道而来,不为衣钵。 」惠能大师听到此话,从草堆里出来。 他要求能大师传法给他,能大师教他完全静下来、定下来,什么都不要想。 过了一会儿,能大师问:「不思善,不思恶,此时,哪一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 」经惠能大师这一问,他就开悟了,明心见性。 他在黄梅天天接受五祖的教诲都没有开悟,而这一句话就将他点醒,这是因为此时他发的是诚敬之心。 因此,到一念不生之时,就是开悟的边缘,有人一点,无明壳就破了。我们今天修学的困难,在妄想、分别、执着没有放下。 若彻底放下,几分钟的时间,有人给你一点,或说不定是什么因缘就能开悟,可见妄想、分别、执着是大障碍。 妄想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着是见思烦恼,我们被这三种烦恼障碍了自性,生生世世搞轮回业不能出离,原因在此。 因此,只要一放下,天下太平,正是能大师所说的「本来无一物」,觅生死都了不可得,这是真实话。 《般若经》云:「一切法不可得。 」不但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不生。 若见到一切法不生,就证得无生法忍。 《仁王经》讲,无生法忍是七地、八地、九地的菩萨。 证得无生法忍,就能真正见到世出世间一切法不生不灭,当然不可得。 这个现象就在我们现前,可惜我们看不出来,而无生忍的菩萨看出来了。《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梦幻泡影是讲现象不可得,如露亦如电是讲现象存在的时间,如电一般短暂。 电是闪电,其实闪电的时间还是很长,有两、三秒钟。 佛在那个时代,大家感官中感触到的,闪电是最快速的,因此佛用它做比喻。我们现在用光速来比喻,光速一秒钟三十万公里,我们讲十分之一秒、百分之一秒、千分之一秒、万分之一秒、亿万分之一秒,大家好懂。 譬如我们使用照相机,一般的快门是六十分之一秒、一百二十分之一秒。 若是照飞机、照活动的物体,通常用五百分之一秒的快门。 好比飞机在天上飞,你拍照下来,它是静止不动的。 从这个概念上体会不生不灭,它存在的时间极其短暂。 这个现象存在的时间,真的是亿万分之一秒,生灭速度转变之快,我们无法想象。 八地菩萨是不动地,他才能见到一切法生灭的现象。 其实这个不生不灭还是有生灭,是生灭太快了,几乎生灭同时,见不到生灭的现象,所以说不生不灭,这是事实真相。了解事实真相之后,万缘就放下了,因为一切法不可得。 得失的念头没有了,然后在世间与诸佛如来一样随缘;随缘多自在,没有得失,没有生死。 再进一步说,没有垢净,没有断常,也没有来去。 《中观论》讲的「八不」,完全是事实真相,就在我们眼前。 菩萨有智能,看得清楚;我们凡夫愚痴,不了解事实真相,面对境界起心动念,胡作妄为,造无量无边的罪业而感受苦报。 这些果报是业力显现出来的,佛不能度,佛无法救;佛能度、能救的,就是把这些事实真相,为我们说清楚,让我们觉悟,我们也入佛境界,这个问题才能解决。 因此,佛度众生,仅是教学而已。佛对众生的慈悲,可以从「四悉檀」来了解。 无论何时何处,接触一切大众,你有慈悲心想帮助,就是用四悉檀的原则。 第一、「世界悉檀」,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 第二、「为人悉坛」,念念为他人的利益着想,让他欢喜,这就是佛家常讲的「先以利欲勾,后令入佛智」。 这两条就是用利欲来引诱他。 第三、「对治悉坛」,关系建立了,信心建立了,成为好朋友,他有毛病,你就劝导他,用方法对治他的毛病,帮助他断恶修善,破迷开悟。 第四、「第一义悉坛」,帮助他圆满成佛。 现今第一义悉檀,就是劝他「深信净土,念佛往生」。我们第一次与人接触,第一个目标是让对方生欢喜心,然后是无条件的布施供养,先不要讲过失。 帮助人要有方法,佛的方法巧妙极了,这是真实智能,善巧方便,我们应当要学习。面对再大的灾难,处之泰然,清清楚楚。 我们要有慈悲心,不能舍弃众生,要尽心尽力去帮助,能帮助多少就帮助多少,功德就是圆满的。
正在翻譯中..
結果 (中文) 3:[復制]
復制成功!
佛说「业力甚大,能敌须弥」,又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弟子应以怎样的心态,看待时代的变化,这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课题。尤其近两年,世界各地都充满了爆炸性的危机,我们必须要明了。明了是智慧,有智慧还得要有功夫,而修行总原则不外乎「看破、放下」,守住此原则就能心安理得。我们要知道,时局无论怎样动乱,这是众生无始劫来累积的业力。当年,释迦牟尼佛在世,琉璃王灭释迦族时,世尊看在眼里也无能为力,他对弟子们说,这是业力使然。过去生中所结的怨恨,冤冤相报非常残酷,而我们将来可能看到比琉璃王灭释迦族还要残酷不止千万倍的事情。学佛是学觉悟,觉悟与不觉悟的人不相同。不觉悟的人遇到这些事情,就会忧虑、恐惧,想避免这个灾难;觉悟的人则不然,他了解前因后果,绝不做避难想。面对此事,心地坦然,不惊不怖,尽心尽力做好本分之事,就是读经、研教、念佛、断恶修善,只要有一天时间,就积极认真努力去做。若灾难临头也无恐惧,对将来清楚明白,自己会转移到好地方去。缘分殊胜的,会从这浊恶之世,转生到极乐世界;缘分差一点的也会生天。生命是永恒的,没有生死,只是转变而已。觉悟的人希望自己的转变,愈转愈殊胜;而迷人则是愈转愈苦,在十法界里往下转,觉悟的人是往上升。平常就要用功夫,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根尘相接触时,断自己的贪瞋痴慢。顺境没有贪爱,逆境没有厌恶,因为顺逆境界皆是自己的业报。过去今生所造的一切善业、不善业,果报现前,自己应当承受。迷人受果报,有苦乐忧喜的感受;觉悟人受果报,心地清净平等,如如不动。果报现前,若能「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便不生烦恼,智慧增长。惠能大师当年见五祖时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就是因为他真看破、真放下。看破是明了事实真相,放下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故能常生智慧。无论对人对事对物都如此,就是真功夫。若再能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就是彻底的觉悟,不但永脱轮回,也永脱十法界,在大乘法里,真正取得最殊胜的成就。一般学佛不能成就的障碍,就是在生活中,对人、对事、对物起心动念。起不善的心,动不善的念,固然不好,但起善心、动善念也不好。因为起恶心动恶念,造的是三恶道的业;起善心动善念,造的是三善道的业,还是无法超越轮回。可是佛又时常教导我们要「断恶修善」,这有没有矛盾?如果你能真正明了佛的意思,就没有矛盾。因为佛所说的善,不是善恶之善,善恶之善是相对的,相对的是轮回。佛所讲的法不是相对的,是善恶两边都离开,这才是真正的善。《坛经》有一段能大师对惠明的开示。惠明是四品将军,跟随五祖出家,他是军人,性情急躁,动作粗鲁。能大师离开黄梅之时,有一群人去追赶,想抢回衣钵,结果被惠明追上了。能大师将衣钵摆在一块石头上,自己藏在草堆里。惠明见到衣钵在那里,却无法搬动,于是大声叫道:「我是为求道而来,不为衣钵。」惠能大师听到此话,从草堆里出来。他要求能大师传法给他,能大师教他完全静下来、定下来,什么都不要想。过了一会儿,能大师问:「不思善,不思恶,此时,哪一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经惠能大师这一问,他就开悟了,明心见性。他在黄梅天天接受五祖的教诲都没有开悟,而这一句话就将他点醒,这是因为此时他发的是诚敬之心。因此,到一念不生之时,就是开悟的边缘,有人一点,无明壳就破了。我们今天修学的困难,在妄想、分别、执着没有放下。若彻底放下,几分钟的时间,有人给你一点,或说不定是什么因缘就能开悟,可见妄想、分别、执着是大障碍。妄想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着是见思烦恼,我们被这三种烦恼障碍了自性,生生世世搞轮回业不能出离,原因在此。因此,只要一放下,天下太平,正是能大师所说的「本来无一物」,覓生死都了不可得,这是真实话。《般若经》云:「一切法不可得。」不但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不生。若见到一切法不生,就证得无生法忍。《仁王经》讲,无生法忍是七地、八地、九地的菩萨。证得无生法忍,就能真正见到世出世间一切法不生不灭,当然不可得。这个现象就在我们现前,可惜我们看不出来,而无生忍
正在翻譯中..
 
其它語言
本翻譯工具支援: 世界語, 中文, 丹麥文, 亞塞拜然文, 亞美尼亞文, 伊博文, 俄文, 保加利亞文, 信德文, 偵測語言, 優魯巴文, 克林貢語, 克羅埃西亞文, 冰島文, 加泰羅尼亞文, 加里西亞文, 匈牙利文, 南非柯薩文, 南非祖魯文, 卡納達文, 印尼巽他文, 印尼文, 印度古哈拉地文, 印度文, 吉爾吉斯文, 哈薩克文, 喬治亞文, 土庫曼文, 土耳其文, 塔吉克文, 塞爾維亞文, 夏威夷文, 奇切瓦文, 威爾斯文, 孟加拉文, 宿霧文, 寮文, 尼泊爾文, 巴斯克文, 布爾文, 希伯來文, 希臘文, 帕施圖文, 庫德文, 弗利然文, 德文, 意第緒文, 愛沙尼亞文, 愛爾蘭文, 拉丁文, 拉脫維亞文, 挪威文, 捷克文, 斯洛伐克文, 斯洛維尼亞文, 斯瓦希里文, 旁遮普文, 日文, 歐利亞文 (奧里雅文), 毛利文, 法文, 波士尼亞文, 波斯文, 波蘭文, 泰文, 泰盧固文, 泰米爾文, 海地克里奧文, 烏克蘭文, 烏爾都文, 烏茲別克文, 爪哇文, 瑞典文, 瑟索托文, 白俄羅斯文, 盧安達文, 盧森堡文, 科西嘉文, 立陶宛文, 索馬里文, 紹納文, 維吾爾文, 緬甸文, 繁體中文, 羅馬尼亞文, 義大利文, 芬蘭文, 苗文, 英文, 荷蘭文, 菲律賓文, 葡萄牙文, 蒙古文, 薩摩亞文, 蘇格蘭的蓋爾文, 西班牙文, 豪沙文, 越南文, 錫蘭文, 阿姆哈拉文, 阿拉伯文, 阿爾巴尼亞文, 韃靼文, 韓文, 馬來文, 馬其頓文, 馬拉加斯文, 馬拉地文, 馬拉雅拉姆文, 馬耳他文, 高棉文, 等語言的翻譯.

Copyright ©2024 I Love Translation. All reserved.

E-mail: